东莞有名的心理咨询师,东莞24小时青少年心理咨询?

新闻回放 近日,华商报-二三里资讯独家报道“丈夫打赏女主播187万元后患病离世,妻子承担巨额债务”一事,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和讨论。

吉林省吉林市于女士称丈夫郑先生曾因肝昏迷入院,治疗期间她发现丈夫瞒着家人长期打赏一位女主播,金额高达187万余元,大部分资金来源于亲朋好友借款及透支信用卡。因外债累累无钱医治加之病情严重,郑先生于2022年2月离开人世,给她留下百余万欠款,她本人也遭债主起诉,被法院冻结财产,无法正常生活,希望媒体予以关注。

华商报-二三里资讯联系了涉事女主播,回应称确实接受过郑先生打赏,但金额有出入,目前双方已走法律途径。于女士与郑先生生前好友持续通过华商报-二三里资讯发声,回应网友焦点问题,还原借钱细节,律师也给出建议,另有大咖曝行业内幕,揭秘直播间套路。

持续追踪

资料显示,2021年我国网络直播用户规模已超7亿人,直播行业市场规模超过1850亿元,有关于直播打赏的纠纷日益增多,沉迷于直播打赏导致家破人亡等事件也屡屡发生。2023年2月11日,华商报-二三里资讯邀请吉林省睿哲思心理咨询有限责任公司的心理咨询师韩沅呈一起对这种社会现象进行分析。

心理咨询师韩沅呈介绍,如果一个人在生活、工作、学习中没能够得到很多他人的肯定、赞美和尊重的情况下,那么他就会去考虑在虚拟世界中获得这种所谓的认同感、重要性或者是存在感。

抛开经济因素外,特别好面子的男性,做了事情特别希望获得正面反馈的人,比较容易成为“榜一大哥”。主播们提供了肯定的言辞,积极的态度,正面的反馈。“榜一大哥”们付出了金钱,得到的是心理层面各个层次需求的满足。

越是好面子的人,对正面反馈的需求也是越高的。行为得到鼓励,就会成为习惯,慢慢为获得需求的满足感,这个打赏行为和心理动力就持续了下去。

那么看直播为主播打赏,这背后有哪些情感因素?

心理咨询师韩沅呈说:“首先,要了解他在做出这样的一个行为之前都发生了哪些内在的一个变化。在心理学中,我们一个行为出现之前,都会由“刺激—需要-行为—满足”这样一个周而复始的过程。比如我们看到一篇有关明星的新闻,我们就想点进去看,想看就是需求,而点进去就是行为,从而得到满足。

剖析给主播打赏这件事的情感因素,也就是打赏者在打赏这个过程中的心理因素,我们要提到一位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的需要层次理论,在这个理论中呢,人从最基础的生理需求一步步提升到上面的安全、尊重、自我实现等一系列的需要。基于这个理论,再来看我们这次的案件中的男士,在他观看主播的这个过程中,主播满足了他的内在的一个需求可能是尊重或者是认同等需求。从而他对主播产生了关注、打赏等一系列行为。”

举债打赏主播或巨额打赏这类事件频频发生,通过心理学能否解释这种行为?

心理咨询师韩沅呈认为,这类事件在心理学中是可以解释通的,无论主播是知识性的输出还是娱乐性的表演,主播们是符合了观众的一个内在的一个需求,继而导致关注,打赏等行为出现。

与此同时,如果只是单一的满足观众内在需求,那么这种状态是无法持续下去的,所以在此过程中他又会产生持续的一个刺激,所导致的一个持续的反应。

如家人沉迷直播打赏,有什么好的建议吗?

心理咨询师韩沅呈认为,要首先观察一下,家人在主播那里获得了一种怎样的需要感和存在感。家人或者他真实生活中的的社会支持系统,如何能合理满足他的需求。与此同时,我们就要观察家人在家里是否满足了这种需求。

如果说没有满足,那么我们可以去选择用怎样的方式,或者是怎样合理的状态去满足他的需求。这样慢慢的在真实世界里,在当下获得更多的关注,认可的体验感和价值感,他对于虚拟世界中提供的价值需求也就逐渐降低,通过这样的越来越多的对安全感、价值感、重要性、存在感等等的真实体验,他的打赏动力也会慢慢随着需求的满足而逐步减弱,进而慢慢的看见自己去虚拟世界中寻求满足的动机,有意识的去转化,直到他主动的去放下这个习惯。

回到报道事件本身,华商报-二三里资讯注意到,目前该女主播仍活跃在直播平台。此外求助人于女士告诉华商报-二三里资讯,她本人起诉直播平台与女主播一案已开庭审理,并提交过补充证据,不日即将判决。后续进展, 华商报-二三里资讯将持续关注。

(华商报记者 王祥)

东莞有名的心理咨询师,东莞24小时青少年心理咨询?

浏览官网肯定赠送七大超级赠品和赠送价值¥2万元的珍贵课程98套。 添加 微信:a1978531790  官网:www.xlzxkf.com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1978531790@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axlzj.com/3712.html